-
走进潞酒山西省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位于历史悠久、风景秀丽的长治市附城村,前身为国有长治市潞酒厂,1999年正式改制为有限公司,为山西传统名酒“潞酒”的正宗生产企业。
-
-
-
新闻中心潞酒,因产于潞州而得名,据古籍记载,已有近1500多年历史。清《山西通志》列“酒之美者”、“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”的记述,可见潞酒与汾酒在我国古代已驰名四海。早在中唐时期,潞酒就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。
-
党建文化长治市国营潞酒厂建厂50余年,由已具数百年历史的“潞酒”古坊改组,厂区占地面积34017平方米,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,固定资产1058万元。始终以传承历史古方、酿造正宗口味的潞酒为宗旨,年产潞酒系列产品8000余吨,实现年利税1000余万元。
-
人才招聘《山西通志》列“古酒之美者”——“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”。民国时期,冯玉祥、阎锡山倒蒋小胜,以潞酒犒赏三军,时值严冬,酒不结冰,一点即燃,火灭后滴酒不剩,可见酒质之精良,故民谚云:“上党潞酒,天下少有。”
-

山西省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是长治市现存的老企业,其前身是长治市潞酒厂,始建于 1936 年,经营地址为长治市城区华丰北路47 号,1999 年 7 月企业改制,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省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。
Learn More +上党潞酒天下少有
发布日期:
2017-01-13
上党,是古时对长治的雅称。《国策地名考》曰“地极高,与天为党,故曰上党”,《荀子》称为“上地。
上党,是古时对长治的雅称。《国策地名考》曰“地极高,与天为党,故曰上党”,《荀子》称为“上地。
上党文明亘古绵长,中华史前神话多源于此:神农尝草、女娲补天、羿射九日、精卫填海……皆源于上党。
上党号称天下之脊,“俯瞰中州,肘臂河东、并州,则谓晋国咽喉也”,形势十分险要,所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,历代王朝对上党的固建、重守、上巡造就了繁荣丰富的地域文化。
上党自古山水雄奇。长治之山绮丽雄浑,长治之水势盖大川。其山水相应,南北兼容,刚柔并济,阴阳相和,可谓坐山水绮秀之胜,拥文化昌隆之富,仁者乐其山,智者乐其水,为世人所向往。
上党素为诗文之苑。奇山秀水,史古文昌,引无数文人***客竞折腰。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名士登太行以赏山川之美,赴上党以察文史之悠,驻长治以赞民风之淳,或文或诗,留传颇多,尽显上党之古风古韵、胜地风流。
上党亦为戏曲之乡。千百年来,上党戏曲借“三五步行遍天下,六七人百万雄兵”之势,曾创“上党歌舞先梨园”、“士大夫皆能诵之”、“誉满并门”、唱红京城等无以复加的辉煌。
上党史称礼仪之镇。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风俗”,史赞“勤俭其本质也,奢靡其习染也,劲悍本于地气,淳美由于化成”。
上党又是名产之源。毛泽东曾在文中写道:“太行山、太岳山、中条山的中间,有一个脚盆,就是上党区。在那个脚盆里,有鱼有肉。”即指物产丰饶。“中国******米”沁洲黄曾为康熙贡品,中国四大名绸之一的潞绸曾经“衣天下”、“遍宇内”,史称“上党一绝”的长治堆锦驰名中外,弹丸之地的荫城曾享“天然铁府”之美称……
上党也是美食之盆。上党美食上奉皇帝,下应民生,长盛不衰。上党名吃粗放而不失雅致,壶关羊汤曾让曹操将士大饱口福,享后勇登太行而灭高干;半疙瘩救过光武帝,潞城“甩饼卷腊肉”系唐玄宗亲自命名,黄家凉粉来自皇家,沁县干饼曾是贡饼……。
上党向为旅游胜地。上党门钟鼓二楼左右对峙,风驰云动,蔚为壮观;城隍庙、二贤庄、仙堂山、北魏石刻古迹幽美;太行山大峡谷和太行水乡、灵空山、武乡溶洞胜景天然;分水岭出土大批战国车马,多系文物精品;观音堂殿内的明代悬塑栩栩如生,神态各异;玉皇观的琉璃塔,飞阁流丹,金碧辉煌;五凤楼斗拱莲柱,匠心独具;原起寺的八角七层大雄宝塔,巧夺天工;南涅水北魏石刻,技艺精湛;沁源县有“灵空十景”、壶关县有“天然紫团”;另有女娲补天采石的黎城县广志山、精卫填海采山的长子县发鸠山,神农氏炎帝尝百谷的老顶山。无不精妙绝伦,令人神往。
上党自古英杰辈出。史考:孔子祖籍长治,尧帝长子丹朱、周朝义士豫让、西汉谋士冯奉世、东魏将领尧雄、西燕慕容氏皇帝、东晋高僧法显、宋抗金名将王彦;隋唐豪杰魏征、单雄忠、单雄信、王伯当;水浒英雄鲁智深,董平、刘唐等皆生于长治(山西潞酒)。
上党史上传说丰富。女娲补天、后羿射日、愚公移山、神农尝草、孙庞恩怨、大禹治水等历史典故,皆传于此;留侯张良、光武帝刘秀、唐玄宗李隆基、潞州知府姚崇、诗鬼李贺、八仙之张果老、潞州通判吴承恩、清代名相陈廷敬等历史名人,曾留迹在兹;邓小平、刘伯承、薄一波、朱德、左权、杨尚昆、徐向前、彭德怀、陈庚、吴伯萧、赵寿山、丁玲、赵树理等当代名人,也踏踪于斯。
上党高粱
据考:“神农尝百草”典出上党,神农为中华三皇五帝之一的炎帝,炎黄子孙之共祖,亦即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。远古人民过着采集、渔猎生活,神农氏发明制作木耒、木耜,教民农业生产。当年神农出历山,踏遍群山峻岭,至神农山,七七四十九天遍尝百草,尝出麦、稻、谷子、高粱、豆子能充饥,就让臣民带回种植,从此就有了五谷。他尝出的三百六十五种草药,***后写成《神农本草》,为天下百姓治病。这可能就是高梁***初的源起。因此,上党历山一带、沁水周边,据此可谓高梁的***早产区,潞酒史上留名,发源久远,似于上党盛产高粱相关。为此,可得出:
上党高粱,祖种久远,天下酒母,源出上党。
潞水
据考:潞水,古水名,又称潞川。即《周礼》冀州之潞。《上党记》:“潞,浊漳河也。”今沿浊漳河名。南源山西长子县黑虎岭,西源沁县漳源镇,北源榆社县磨盍岭,流至襄垣县合河口汇合为浊漳河。路,古训为“大”,“潞”为“路”之化字,当是以其水势大而得名,《说文》云:“潞,冀州浸也。”山西省历史上的政区地名潞县、潞城县、潞子县、潞州、潞安府等皆本于此。上党盆地溪涧众多,流向不一,但绝大多数汇入浊漳河。明代诗人谢榛诗句有:“行经百度水,只是一漳河。不畏奔腾急,其如转折多。” 浊漳河是上党境内的******河流,河分三源:浊漳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;浊漳西源出于沁县漳源村;浊漳北源出于榆社县柳树沟。南源和西源先在襄垣县甘村交汇,又东至襄垣县合河口与北源交汇,始称浊漳河。浊漳河又东南经黎城、潞城、平顺,在平顺县东北部的下马塔出山西省境。在先秦时期,浊漳河被称为“潞”,汉以后才有“潞水”、“潞川”、“浊漳”等别称。
漳分清浊两路,而属同源,都可称“潞”。清漳河属海河流域,发源于太行山,分东西两源,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下交漳村合流后,经黎城县清泉村出省境,清漳河大部流经于太行山区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区,河水清而矿质丰富(山西潞酒)。浊漳水浩,潞源甘洌,清漳水美,潞酒芳纯
潞酒酒品文化概念:佳山胜水,粱祖漳源,上党潞酒,天下少有。
关键词:
相关新闻
潞酒参展长治白酒区域文化品牌发布,老牌名酒擦亮大清香靓丽名片
2024-07-08
2024-06-24
五省聚力,共续华北酒业六十年发展新章——华北区白酒协作组成立60周年庆典圆满举行
2024-06-19
2024-03-26
2024-03-06
2024-02-26